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丰槍破展ぷ髦匾哉J識不到位、落實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不完善、高質量科普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網絡偽科普流傳等問題,明確提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強化全社會科普責任;堅持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科普工作全過程,突出科普工作政治屬性,強化價值引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超過15%,到203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25%的發展目標。
《意見》從強化基層科普服務、完善科普基礎設施布局、加強科普作品工作、提升科普活動效益、壯大科普人才隊伍、推動科普產業發展以及加強科普交流合作等7個方面提出了加強科普能力建設的具體要求,重點圍繞群眾關心的教育、健康、安全等領域開展科普,強調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突出了服務于全民的理念。
《意見》指出要通過加強科普領域輿論引導、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以及加強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欠發達地區科普工作等舉措來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在制度保障方面,提出了構建多元化投入機制、完善科普獎勵激勵機制和強化工作保障和監督評估的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以群眾體育研究和科學健身普及為職責和使命,依托我所多學科融合發展的科技實力,不斷積累全民健身領域的關鍵數據,形成以科技創新為基礎,科普服務為窗口的國家級權威全民健身科普基地。
通過對20多年來國民體質數據深入分析,我所出版了大量的學術論文、科學健身科普著作、視頻及各類網絡宣傳作品等。這些科研成果與科普作品的推出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身提供了翔實的素材,也使國民體質的數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讓科學健身的理念與方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同時,“國家國民體質檢測車”作為移動檢測平臺,自2002年投入使用以來,已經連續運行20年,為上百個單位和社區的不同人群進行體質檢測,完成了近15萬人次的測試工作;參加了系列重大社會公益活動,如西部萬里行、西南萬里行、全民健身日、全國體育大會、世界衛生日、四進社區、北京市科技周、北京萬人體育節等,進鄉村、走機關,為基層百姓送去了最新的體育科技知識,將體育科普帶進千家萬戶。
新時代依托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普及與推廣”“青少年體育推廣與提升”等重大科學健身普及項目,廣泛開展不同人群的科學健身指導普及活動,形成一整套集科研、科普、測試與評估等多位一體的科學健身宣傳新模式。利用“互聯網+”思維,與中央電視臺及地方電視臺等媒體合作,在“健康之路”“生活圈”“養生堂”“央視新聞”等知名欄目中,宣傳體育科技成果。特別是結合新媒體平臺,針對兒童青少年在“科學減脂”“體姿改善”“近視防控”“心理健康”方面,針對老年人在防跌倒方面,針對幼兒在基本動作技能方面,創編、制作科普動畫短視頻,在抖音、央視少兒、央視頻等平臺進行廣泛展播,累積觸達量超過2.5億人次。
隨著全民健身熱情的高漲,人民對全民健身領域的科學知識、實用技能有著迫切的需求。體育科研以科研為本,致力于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將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讓體育科技惠及人民,形成以“全民健身”為特色的體育科普基地?!笆奈濉逼陂g,將以科研工作為引領,把全民健身科普宣傳列為重點發展方向,努力打造科研與科普融合發展的新機制,著力建立科普人才培養和考核機制,帶動全國體育科研機構的全民健身研究及科普事業發展,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增強科普責任感和使命感;創作更多、更優秀的科普作品,重點圍繞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和企事業職工開展不同人群的體質健康促進科普工作;發揮國家所科普基地的輻射作用,與有關機構聯合打造全民健身科普基地,傳播體育知識,提高全民體育素養。
(體育總局科研所黨委書記、所長 曹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