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動訓練監控重點實驗室
運動訓練監控重點實驗室成立于2007年,實驗室建筑面積2760.4平方米,擁有價值2000余萬元的儀器設備,其中大型儀器價值1664.98萬元,20萬以上的儀器設備47臺。實驗室有在編人員34人,其中高級職稱31人,占91%;博士22人,碩士5人;國家體育總局奧運科技專家組成員8人,科研團隊負責人11人;“百人計劃”培養對象7人。實驗室主任為王清研究員。
運動訓練監控重點實驗室采用運動生理和生物化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醫學、病理學、計算機技術等學科中的方法和技術手段,重點解決運動訓練實踐中的科學監控問題,實現對優秀運動員體能、技能、戰術訓練水平、承受訓練負荷狀態等的系統監測和綜合評價,實現運動性疑難問題的快速診斷和進行相應的研究,實現優秀運動員的選才和運動性猝死的早期診斷,實現對運動項目比賽和訓練現場的測試與評價等多種功能。
生化實驗室參加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臨床實驗室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評價”體系已經4年,取得了衛生部檢測檢驗中心頒發的《全國多項指標室間質量評價活動中成績合格》證書,標志著實驗室的檢測能力和操作水平達到國家對實驗室質量控制的要求標準。
重點實驗室獲得倫敦奧運會科技獎勵22項,其中項目貢獻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8項,突出貢獻獎6人。
二、運動心理重點實驗室
運動心理重點實驗室成立于2007年,實驗室固定使用面積143.64平方米,包括5個實驗室,即心理測試實驗室、心理訓練與咨詢實驗室、綜合生物反饋實驗室、ERP/EEG實驗室、心理監測實驗室。同時在國家跳水隊、舉重隊、乒乓球隊、訓練局等地設有專用實驗場地。
實驗室儀器設備原值455.48萬元,大型儀器設備包括虛擬現實系統、事件性相關電位(ERP)、經顱磁刺激儀、眼動記錄系統、生物反饋儀、多人心理中央控制系統、行為記錄分析系統、動態腦電圖儀、腦成像儀、Apple剪輯包裝系、維也納心理測試系統等。
實驗室共有6名職在編人員,其中高級職稱人員3名,中級職稱人員2名,高級職稱占比50%;具有博士學位人員3名,在職攻讀博士學位人員1名。學科帶頭人張忠秋研究員(博士)被聘為二級研究員崗位。實驗室已培養博士研究生11名(畢業8名),培養或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24名。
運動心理重點實驗室立足運動實踐,為我國優秀運動員備戰重大比賽提供心理科技服務,在運動員的心理咨詢、心理診斷、心理訓練與監控中發揮支撐、帶頭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