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體育總局科研所”,英文簡稱CISS)創建于1958年,是國家體育總局直屬、科技部保留和發展的國家級、多學科、綜合性的社會公益類體育科研事業單位。
主要任務是引領和推動我國體育科技事業發展,把握國際體育科學前沿領域和未來體育事業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問題,以國民體質監測和健身方法研究、優秀運動員競技能力研究、體育政策研究、體育工程技術研究等領域為主要方向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為我國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及提高國際競爭力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務。
具體職責是開展群眾體育的應用基礎研究工作,開展競技體育的應用基礎研究工作,開展體育社會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開展體育工程學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工作,進行學位教育、全國體育科技人才業務培訓和資格審定工作,組織出版《體育科學》、《中國體育科技》等學術期刊和體育科技出版物;促進體育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和有效轉化,負責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的日常工作,開展體育科技宣傳和科普工作,承擔國家和總局下達的其他任務。
體育總局科研所現有國民體質與科學健身研究中心、運動訓練研究中心、體能訓練研究中心、運動心理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運動生物科學研究中心、運動康復研究中心、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體育工程研究中心8個研究中心和1個綜合實驗中心,擁有“運動訓練監控重點實驗室”和“運動心理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
國家國民體質監測中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的日常辦事機構掛靠在體育總局科研所。另外,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質研究分會、運動生物力學分會、生理生化分會和體育儀器器材分會也掛靠在這里。
體育總局科研所編輯出版中國體育科學領域內具有高水平的學術期刊——《體育科學》和《中國體育科技》。
現有在編職工124人,其中高級職稱66人,博士學歷60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體育總局中青年百人計劃培養對象15人。建所以來,共有4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3年經人社部批準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開展博士后培養工作,目前在站博士后6人,已出站博士后4人。
體育總局科研所積極開拓對外合作與交流,現已與德國、韓國、芬蘭、奧地利、白俄羅斯、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烏拉圭、南非、新加坡、澳大利亞、古巴等國家的體育科研機構或高校建立了友好的學術往來關系,并與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挪威體育學院、美國庫珀有氧中心等世界知名體育科研機構簽訂了雙邊合作協議。
體育總局科研所現有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人文社會學和運動醫學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已經培養出200多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建所60年來,體育總局科研所圍繞國家體育事業發展實踐主戰場,開展全方位、多層面、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獲得部委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363項,其中《我國優秀運動員競技能力狀態的診斷和檢測系統的研究與建立》《中國乒乓球競技制勝規律的科學研究和創新實踐》《中國優秀運動員運動訓練的生理生化監控理論與方法》等重大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近年來,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獲得研究經費、SCI收錄論文和授權專利逐年大幅增加。近10年來,共計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基礎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等重大研究項目661項。